社交媒体残酷另一面:无法逃避的骚扰霸凌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作者:Taylor Lorenz 翻译:黄婧思 来源:界面  

  在当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Instagram是最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千禧一代(也称Y世代,一般指1980-2000年间出生的人)一般通过Facebook浏览高中和大学的信息、联络朋友,以及发表心情动态,而Z世代(生于1995年之后的一代人)的关系网则几乎全在Instagram上。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发布了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报告称有72%的青少年都在使用Instagram这个社交平台,其月活跃用户已达10亿。在Instagram上,青少年可以跟熟人聊天,认识新朋友,跟以前在夏令营或运动队的朋友保持联络,以及通过分享照片和各种讨论来与大家加深感情。

  但一旦友情出了问题,这个平台对一些人来说就会变成痛苦的源泉。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59%的青少年曾经在网络上遭到霸凌;另一项由非盈利反霸凌组织“丢掉标签(Ditch the Label)”于2017年发起的调查显示,在12-20岁的青少年中,超过五分之一坦言自己曾在Instagram上被霸凌。“Instagram有时候是个好地方,”14岁女生莱利说,她跟本文中出现的大部分孩子一样,让我们不要透露她的姓氏,“但这个平台同时也存在很多抓马、霸凌的行为,还有流言蜚语。”

  青少年对同龄人一直都残酷无情,但Instagram为他们的实际行动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强大工具。这个平台的信息分发机制所具备的速度和规模,使得低俗的评论或者骚扰性的图片会在几小时内人尽皆知。在Instagram和Twitter上创建新的匿名账户很容易,别有用心的人会专门利用这一点来钓鱼挑事儿。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上的很多互动都游离于父母和老师的监管之外,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平台的纷繁复杂还一无所知。

  “Instagram是不会给霸凌机会的,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善意和互助性的网络社区。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都与我们的平台文化相违背——在我们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应该在通过视频和照片分享自己的生活时感到安全舒适。”9月,Instagram的一名发言人这么告诉《大西洋月刊》。上一周,Instagram宣布已上线了一系列专门打击霸凌行为的新功能,包括在直播中进行评论过滤、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识别恶意合成的照片,以及与前《妈妈舞蹈》(Dance Moms)节目女星梅狄·齐格勒(Maddie Ziegler)一起合作推广的“善意相机特效”功能等。

  但最可怕的一点是,鉴于很多青少年的社交基础建立在Instagram之上,这个平台上的霸凌行为与线下在受害者学校、家中以及她朋友的家里派发恶意传单的操作基本无异。

  15岁的雅艾尔就是这种数字化霸凌的受害者,她要求在文中使用化名。她说,在去年跟一个朋友绝交后,她便在Instagram上遭到了那个女生的全天候攻击。“她取关我,屏蔽我,取消屏蔽我,然后连续不断地给我发私信,都是一大段一大段地发,”雅艾尔说,“她经常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我的东西,在Instagram动态故事里提我的名字,还在几个星期里一遍又一遍地私信我。”

  雅艾尔表示,就算手机放在口袋里都会让她感到焦虑,因为它会让自己想起被骚扰的痛苦。“我每次登录账户后都想从那里逃离,”她说,“我知道一打开这个软件,就会看到她也在上面。这让我倍感焦虑,让我压力很大。”

  尽管如此,她也无法下定决心彻底退出Instagram。她在Instagram上的好友给了她很大的支持。此外,退出也不会让折磨她的人不再说她的坏话,而她宁愿知道那个女孩在说什么。“你知道有人在议论你,发布关于你的帖子,私信你,不间断地骚扰你,”她说,“你知道每次你打开这个软件,她们都会在那里。”

  在12-20岁的青少年中,超过五分之一坦言自己曾在Instagram上被霸凌  图片来源:Alamy

  由于许多人认为在自己的主页发布霸凌内容会显得富于攻击性或者不得体,于是很多青少年创建了“仇恨主页”:在另一个Instagram账户上专门发布关于某个人的恶意信息,这些账户通常由单人或是某个青少年群体创建。他们会发目标人物的黑照、曝光她的秘密、发布别人说她坏话的聊天记录截屏,以及他们能找到的其他恶意内容。

  “至少有10个关于我的‘仇恨主页’,”15岁的安妮说,这是她的化名,“我知道其中有些是同一个人做的,但其他主页的创建者是不同的人。他们会以你为对象发一些真正恶毒的东西,粗俗无礼至极。”

“我恨霸凌。我有一个同学,我本以为她是我的朋友,但后来我发现她在Instagram上为我真正的朋友创建了“仇恨主页”。请大家告诉我怎么做。:(((老天,我最看不得别人难受了。她玩弄受害者的行为真是无比恶心。我不敢相信我之前居然把她当朋友。”

——marlen loves & embraces ari(@joyfuIari)2018年3月23日

  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有不止一个Instagram账户,有时候他们会把其中一个粉丝多的账户改成某个他们不喜欢的人的“仇恨主页”。“有个女生在我的Instagram动态故事里截了图,用修图软件放大了我的鼻子,然后把图发在了一个拥有超过1.5万粉丝的表情包账户里,她还在图上标记了我的用户名说:‘大家好,这是我的新账号,’”安妮说:“我不得不诉诸法律途径正式停止和终止这种行为。我去一个律师网站上填写了相关表格。后来她对我的一个朋友做了同样的事情。”

  青少年表示,被“仇恨主页”攻击的最可怕的一点是,你根本不知道攻击你的人是谁。“在现实生活的霸凌中,你知道你面对的是什么人,”14岁的斯凯说,“‘仇恨主页’背后隐藏的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可能是你认识的,也可能是你不认识的——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知道些什么,可怕的是一切从此开始失控。老师教过要在遇到霸凌时说‘停’,但在这种情况下你做不到,因为你甚至不知道应该对谁说。”

  除了“仇恨主页”,青少年表示绝大多数霸凌是通过私信、Instagram动态故事,以及在好友动态下的评论区留言进行的。“Instagram不会轻易删除一个人的账户,除非这个人主页的帖子全都明显跟霸凌有关,”14岁的哈德莉说,“而且,没有人会在自己的主页这么做。大部分人都直接私信或是在评论区留言。”

  13岁的女生玛丽(化名)说,她之前的朋友在Instagram上对她进行了连续不断的霸凌行为,这让她第一次惊恐发作。玛丽说,自己被选上了啦啦队,而那个女生却没有,这成了这场霸凌的导火索。“她老是私信我。当我跟朋友一起玩,而她们发了有我的Instagram动态故事时,她就会在下面回复一些关于我的很恶毒的话,因为她知道我跟她们在一起,所以我一定会看到,”玛丽说,“她从来不在自己的Instagram动态故事里这么做,所以看起来就像她什么都没做过一样。”

  “Instagram上有一个群聊名叫‘除玛丽以外的全班同学’,”她继续道,“她们专门在这个群里说我的坏话。”

  在Instagram上,每个人做的事和交的朋友全都一目了然。对于对社交状态和社会地位格外敏感的青少年来说,即使一张看似单纯的合影也有可能掀起一场血雨腥风。青少年表示,在照片中错误地标记了朋友就可能会激起霸凌者的怒火。每个地点定位、每条评论、每条动态故事,甚至是你在小号(青少年一般会把更私密的东西发到小号)上每一个关注和取关的人,都会遭到过分的解读。

  “很多霸凌源于嫉妒,Instagram就是让嫉妒心发酵的终极平台,”哈德莉说,“人们经常发图秀自己的豪车和好身材。当你把自己生活中或学校里的美事发到Instagram上时,就引起了某些人的嫉妒。”

  很多高中会运行匿名的“树洞”式Instagram账户,只要是这个学校里学生的八卦,都可以发到这个账户来。以“格林威尔公立高中树洞”这个账户为例,它的简介是让粉丝“上茶”,也就是让他们发八卦消息。学校的学生会关注这个私密账户,然后把别人说人坏话的信息发过去,或是发些学校里的流言蜚语。这个账户的管理员会从中选出最有料的内容发在动态故事里,或是直接在主页发帖,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在帖子里标记当事人的名字。

  当学校树洞账户的管理员不喜欢你时,你会感觉整个学校都在讨厌你。“有一个主页名叫‘DTS的八卦’,‘DTS’是我们学校的首字母缩写,”莱利说,“这个账户专门发布学校学生的谣言和黑料,但其中很多都是关于我的。”

  RHS学校的树洞主页。其中有的帖子内容是表白,有的则是侮辱和谩骂。图片来源:Instagram

  15岁的罗丽说,由于自己高中的树洞账户实在太过分,所以学校已经明令禁止在校园里偷拍其他学生的行为。“我们学校的人会……曝光各种抓马闹剧,或者胡乱造谣,他们会用修图软件把别人的脸弄得乱七八糟,以此来霸凌他们。而且这一切都是匿名的。”

  但罗丽说禁止拍照的校规并没有真正约束霸凌行为。前不久,有人把一条谩骂某个15岁女孩的音频上传到了音乐分享平台SoundCloud,很多人马上迫不及待地把音频链接放在了自己的Instagram简介里。

  “我认为现在很多青少年开始喜欢在抓马闹剧中找乐子,”莱利说,“这种风气是美妆博主和YouTube之类的东西带起来的。当闹剧出现在学校里时,他们别提多兴奋了。他们就拿这种事来寻开心。这简直糟糕透顶。”

  对罗丽来说,Instagram在霸凌中扮演的是媒介和催化剂的角色。13岁时,她的照片曾在青少年时装品牌Brandy Melville的官方Instagram主页上发布过。“我们学校有无数人看到了那张照片,他们迅速把我的照片做成了表情包,而且说我有厌食症,”她说,“同时还有一些人说我还不够苗条。人们在小号上肆意发布我的坏话,其中有些人曾经还被我当成朋友。我屏蔽了他们的小号,他们就在照片上把我的大号账户标记出来。”

  但即使面对最残酷的霸凌,青少年也表示自己不会轻易登出账户。罗丽现在依然是平台的活跃用户,尽管她只使用着一个账户。

  “每个人在Instagram上都有朋友,”13岁的丽芙说,“大家都在上面交朋友。这是无法避免的。大家都这么做。”有的青少年表示,如果父母施加压力,他们也许会暂时停用社交软件,但永久销户“从来就没列入过考虑”。

  “在Instagram上私信别人‘嘿,你是个碧池’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丽芙说,“人们需要在说话之前再三考虑,就算你马上就会把刚刚发送的私信抛诸脑后,并且很快就登出账户也一样。你的言语可能会影响和伤害接收这条信息的人。你真的有可能就此毁掉别人的人生。”



0 条回复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