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重磅报告:加密货币是投机性泡沫 终归会破灭
大阅读|高盛重磅报告:比特币是个破裂在即的泡沫吗?
周艾琳
暴涨暴跌、投机性极高已成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显著特征,随着各国监管趋严,比特币的价格较去年12月的高位“腰斩”,目前在8400美元附近。
经历了2017年的全球“代币热”后,市场思考问题的视角开始变得更加长远——究竟是什么特性令比特币备受追捧?加密货币是不是“互联网泡沫2.0”?如果是的话,它会以何种方式收场?区块链这一底层技术又是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如果不是,那么它在5~10年后将是什么模样?
如今,关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人群不再限于科学狂人,金融机构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越发深入。近期,高盛发布了名为“头号关注”(Top of Mind)的深度研究报告,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
高盛全球研究团队认为,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场试验,也是一个经典的投机性泡沫,正如“互联网泡沫”时期过后,众多企业化为泡影、第一代互联网搜索如今也早已被迭代,当前存在的部分加密货币价值未来同样可能会变为0,而这是当前市场没有充分定价的。此外,高盛也认为,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区块链技术将会在“共享经济”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这仍需要时间的孕育、技术的革新以及监管的完善。
一场伟大的代币试验
诺奖得主、耶鲁大学Sterling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此前谈及比特币时就表示,比特币是一个“有趣的实验”。“比特币是另一个非常聪明的想法,我对这个技术印象深刻,但是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技术。我倾向于认为比特币是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不是我们生活中永久的特征。我们过分强调比特币,我们应该(将关注)扩大到区块链,区块链还有其他应用程序。”
首先,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的投机行为严重,但其本身仍不失为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实验。在金融危机后,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网络中的电子现金》一经问世,便轰动了全球,此后各类加密货币也层出不穷。
比特币的创始初衷似乎旨在取代法币,“我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的电子现金系统,完全点对点,无需‘可信第三方’。主要功能包括:通过点对点网络(P2P)防止双重支付;无需‘可信第三方’;参与者可以是匿名的;新币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产生;工作量证明机制同样还可以防止双重支付。”中本聪写道。
俗称的“挖矿”,是比特币系统发行自身数字货币的过程,也就是各个矿工竞争挖矿的过程。在每10分钟内,看谁先挖到矿,就奖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也是计算机通过穷举的办法,不断去算哈希值(Hash)的过程。受利益的驱使,矿工不断想办法能更快挖矿,这催生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矿池节点。这一过程就是POW算法(Proof-of-work),即是工作量证明算法。
高盛全球商品研究团队主管Jeff Currie提及,比特币挖矿并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中国最大的矿场占了全网算力的近4%,等同于4亿美元的毛利润,相当于657000个比特币,但这家矿场只雇用了50个人;相比之下,在原油市场,可以与之比较的是加拿大,该国占了全球产油量的5%,每年毛利润将近1000亿美元,但却雇用了57000人。这一例证表明,每单位原油产出背后的人力消耗是比特币挖矿的4倍。不过,比特币挖矿也更消耗能源。研究显示,今年全球各地用于比特币挖矿的电量超过了全球159个国家的年均用电量。
此外,比特币的另一个优越性是其存储的便捷性。Jeff Currie提及,哪怕是现在已被淘汰的3.5英寸软盘也可以容纳近30000个私钥,而比特币的价值又不菲。
比特币的所有权是通过私钥和地址来确立的,私钥就类似于银行账户密码、地址就类似于银行账号。一般情况下,私钥是被存储在比特币钱包(APP)文件里,由钱包软件进行管理。新建一个比特币地址不像银行开户那样需要身份证,用手机或电脑下载一个比特币钱包就可以生成一个比特币地址。如果有人要向你发送比特币,只需要告知钱包地址。
高盛还提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一些货币不稳定、资本管制的国家受到欢迎。根据谷歌的Google Trends,过去五年比特币搜索频率最高的地方是尼日利亚、南非、加纳,这些国家的货币都极其不稳定、外汇的使用受到限制。
“互联网泡沫2.0”
尽管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高盛仍然认为——泡沫终归有破灭的一天。
眼下,比特币取代法币的可能性似乎已经十分渺茫。首先,比特币背后没有央行调控,这就很难对冲通胀、保持价格稳定,因为比特币的供应无法适配需求的变化,这也是为何当年金本位制被放弃的原因;此外,比特币波动剧烈,交易费越来越贵。
同时,不少币圈狂热者怀揣着这样一种信念——当年互联网的发展也伴随着巨大的泡沫,如果没有投机炒作和泡沫,就无法见证如今的科技大发展;更有人认为,币圈存在“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这让比特币等最早诞生的代币更容易存活,并长期保值增值。
不过,高盛对这种观点并不买账。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主管Steve Strongin的反驳论据一针见血—— “先发优势”在任何行业看来都有点陈旧了。“事实上,先发优势的案例很难找到。例如第一代互联网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都没有长期存活。在加密货币领域,众多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都十分剧烈,并不是只有比特币,可以看出,市场自身都还很难判断出谁到底是最后的胜者。”
Steve Strongin向投资者提示风险——人们现在的狂热态度,就好像是认为最终所有加密货币都能存活下来或保值。“然而,不同加密货币之间的高度正相关性令我感到担忧。与一个理性的市场不同,众多新代币的发行似乎并没有减少老代币的价值,它们看上去都像同一个资产类别。如果这是一个‘胜者通吃’的情况,那么投资者就需要对未来的消亡代币做减值处理。也正因为缺乏内在价值,那些无法存活下去的代币的交易价值最终可能会是0。”
他也认为,这就是加密货币和法币的重大差别。“如果一个政府决定将一个货币作废,其一般都会判断其剩余价值,并用新的法币来作为交换。”
此外,他还提及,“这(加密货币)和证券不一样,股票和盈利增速相挂钩,但加密货币当前的价值似乎是基于人们想象中加密货币未来能够给予的回报,但该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泡沫。”
“即使有人相信区块链技术有一天可以改变世界,他们也很难解释,加密货币为何暴涨暴跌,并在近期甚至‘腰斩’。这种波动性本身也意味着投机性行为。”他称。
在高盛看来,这个时代可能最终会像互联网泡沫破灭那样,很少数存活下来的公司才更有价值。亚马逊和谷歌就是当年的幸存者,但现在的亚马逊早已不是当时的模样,而除了当年初出茅庐的谷歌,很多其他搜索引擎公司都无法创造价值,并最终销声匿迹。
需要思考的是,今天是否有像当时的亚马逊、谷歌这样的公司?它们最终会不会变成那些无所建树的失败者?高盛认为,多数加密货币可能再也不会回到过去的价值巅峰。
区块链技术具有长期价值
随着2017年加密货币的泡沫越吹越凶,连区块链概念股都开始受到爆炒,不少公司为了哄抬股价也纷纷打出区块链概念。
尽管如此,高盛认为,区块链技术仍是一个极具变革性的技术,其透明性、安全性、高效性或使之成为重塑商业环境的好选择。高盛认为,区块链在三大领域或场景中将会得到较好的应用。
首先就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本质在于陌生的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有效分享信息或资源来创造有利于双方的经济价值。然而彼此陌生的双方,信任感无从建立,资源共享交易的完成是通过像Airbnb、滴滴出行、摩拜这种能够保证承诺兑现的中心化平台,不过,一旦中心化的平台出现问题,便会出现共享信任危机。
因此高盛认为,从打通个人层面点对点的互信渠道需求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分中心、自治机制等要点与共享经济存在某种程度的互补。
其次,高盛认为电力的共享也是一个较好的场景。布鲁克林微电网开发商LO3创始人Lawrence Orsini此前就表示:“如果你在很远的地方生产能源,运输途中会有很多损耗,你也得不到价值。但是如果你就在街对面,你就能高效地利用能源。”
他认为其实践方式包括,在某一块区域内存在一个能源微电网,每一户家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部分家庭拥有太阳能电池板,剩余电量为可以出售的电力值,为了简化,假定单位为1,需要电力的家庭可以向有足够剩余电力的家庭购买。账户私钥应该由安装在本地的客户端生成。
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应用,主要包括“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安全共享”、“电力市场点对点交易结算”及“智能资产交易”等,旨在提升能源互联网中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间的信用。
此外,高盛还认为,区块链技术未来能够精简证券清算和结算的过程,减少误差、提升效率。
高盛也提出,区块链技术的早期雏形已经出现,有限的市场应用将在未来1~3年内展开,在未来5~10年会不断铺开,但是更广泛的应用可能还要花上10年,因为这仍需要监管的完善,而且在大市场广泛铺开仍需要时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