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再度挑战认知极限:蛰伏期后价格一再猛涨
王大贤
在经历了2013年至2015年的蛰伏期之后,比特币近期卷土重来,价格一再猛涨,不断挑战投资界的认知极限。2016年,比特币如坐了过山车,波动幅度令人咋舌。今年1月,央行进入三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开展现场检查后,比特币价格一度大幅跳水,最大跌幅超过23%。但二季度后,在社会质疑、官媒声讨、黑客攻击、山寨币仿制的背景下,比特币价格却超出大多数人预期一路攀升,飙涨到突破2万元。近期价格在18000至19000元区间震荡。研究比特币的价格形成机制,了解其职能,对维护正常的货币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稍早时候,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发表“聚焦数字货币的发展与监管”,建议“尽快在法律上给数字货币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
比特币是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电子货币”。它不依靠货币管理机构发行,即“去中心化”。纵观比特币问世以来的价格走势,完全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波动幅度极大。其既不同于实物货币,也有别于信用货币,甚至不符合价值规律。
从监管角度看,比特币并不是货币。早在2013年12月,央行、银监会《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就明确提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一种虚拟商品,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所以,它与央行拟研发的电子货币有本质区别。
那么,为何投资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笔者认为,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但其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面对来势汹汹的比特币之类虚拟货币,欧洲央行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并总结了虚拟货币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物价稳定风险、金融稳定风险、支付稳定风险、缺少监管的风险和央行信誉风险等。
通过追溯比特币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历程,笔者归纳出比特币汇兑过程中暴露出的几大风险敞口:一是存在脱离外汇管理和洗钱的风险。在比特币交易中,客户可通过人民币买进比特币,再以美元卖出比特币,或通过注册人民币和美元单独两个账号买卖比特币,该交易基本上没有金额限制,可无视每人每年5万美元购汇额度限制。由此也成为外汇管理和反洗钱政策的巨大风险敞口。二是交易平台技术和安全漏洞堪忧。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安全一直颇受诟病,一旦技术漏洞被黑客攻破,用户就成为被打劫的对象。在比特币行情的剧烈波动下,火币网和币行都曾出现过技术故障瘫痪。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交易平台又无法及时响应,投资人不可避免将蒙受较大损失。三是资金托管等保障机制和维权机制缺乏。目前所有比特币交易平台的服务协议中,均明确若因黑客攻击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玩家遭受损失,平台免责。再加上目前监管上的空白,玩家一旦遭受巨额损失基本上维权无门。我国香港地区比特币交易所MyCoin卷款3.9亿美元跑路,全部损失都由客户买单。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风险警示。比特币波动幅度大,暴跌暴涨,投资者往往更多地关注收益,放松对风险的认知。部分国内投资者利用比特币绕过跨境资本管理政策,将资产转移至境外。建议央行联合其他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多种形式警示比特币的汇兑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各主权国家货币当局对于比特币的表态花样百出,立场相左者屡见不鲜。对绝大多数监管部门而言,比特币像责任田里的野草,如果一味放任其发展、渗透,甚至蔓延,终将对主权货币或法币造成强大压力,影响金融体系稳定,乃至削弱央行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而互联网的国际性,决定了比特币的存在也具有国际性,因此原则上只要互联网存在,比特币就有生存土壤。所以,加强对比特币的监测分析,各国央行都亟待加大力度,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比如依托国际间反洗钱的合作,了解比特币的最新动向,以维护国际间正常的经贸往来。
比特币分布式记账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说比特币分布式记账法可以避免错误率或者被一个参与者所欺骗,但却难以抵御多数参与者一起串通欺骗,特别是参与欺骗者可能跨越监管区或国界。因此,对比特币的监督和管理不仅需要跨行业,还需跨越国界,以国际合作来解决与比特币相关的汇兑风险。强化监督控制,尤须追踪那些提高金融效率的技术手段,跟上技术和产品创新速度,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快速积累甚至爆发。
比特币的技术支撑骨架是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技术。无论对企业、市场,还是监管当局,区块链技术均能大幅提高效率与安全,降低风险与资源成本。因此,未来的数字货币设计应有效借鉴这些技术,以解决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清算体系之间的价值传输中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
(作者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高级经济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