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rd Point新持美国运通 预计该股将涨至135美元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1月10日,Third Point Capital在投资者信中透露该公司在第三季度新增持了美国运通的股票。对冲基金Third Point入股美国运通的消息传出后,该公司股价收复了失地。美国运通周五收盘微跌0.20%,报108.28美元。

  信中称,“目前(美国运通)股价仅为我们预计的2019年每股盈馀的12.5倍,是2020年预期每股盈馀为11倍,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美国运通的战略重心,认为未来18个月该股将在135美元上方交易,总回报将上升30%。”

  Third Point 的CEO丹尼尔-勒布(Daniel Loeb)在信中说,美国运通在过去五年中偏离了稳步[……]

Read more

新贸易形势阿里仍乐观 美国制造双十一销售料将强劲

  原标题 新贸易形势下阿里仍乐观 美国制造“双十一”销售料将强劲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在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氛围下,阿里巴巴仍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美国商品在阿里平台的销售将强劲增长。

  美东时间9日周五,阿里巴巴总裁Michael Evans接受彭博采访时说,他不是太担心贸易形势,

  “双十一不是单单依赖哪一个市场的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一部分,我们会和200多个国家地区合作,预计不会有哪个地区造成巨大影响,当然中国除外。”

  Evans表示,阿里巴巴预计一些高价品需求会更疲软,如洗衣机、电视机和汽车,但另一些商品仍会强劲,如化妆品、食品、时装和服饰。未来五年,中国[……]

Read more

苹果与亚马逊达成新协议 更多苹果产品将上架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1月10日,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称,两个科技巨头亚马逊和苹果达成一项新协议,消费者将很快在亚马逊网站上看到一系列苹果最新产品。新协议将在未来几周内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印度等地生效。

  该协议意味着苹果最新产品如iPhone XR、XS和XS Max将在亚马逊上出售。

  亚马逊和苹果之间有一段试探性地达成交易的历史,它们都小心翼翼地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优势。直到去年,两家公司在苹果电视问题上一直僵持不下。苹果希望亚马逊在其网站上销售这款产品,反过来,亚马逊也希望苹果在这款设备上添加亚马逊Prime视频应用。亚马逊在2015年停止销售Apple[……]

Read more

Uber竞争对手Taxify称欧洲打车市场还能扩大100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9日晚间消息,欧洲打车应用Taxify公司CEO马库斯·维利格(Markus Villig)日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欧洲的打车应用和滑板车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Taxify总部位于爱沙尼亚,是Uber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该公司当前估值约1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欧洲和非洲)拥有约1500万用户和50万名司机。

  日前,维利格在葡萄牙里斯本全球网络峰会(Web Summit)上接受CNBC采访时称,欧洲的打车应用和滑板车市场潜力巨大。

  他说:“整体而言,欧洲的科技发展要远落后于美国。从这[……]

Read more

《荒野大镖客:救赎2》登陆PC?TakeTwo总裁:无可奉告

  来源:DowNews

  上个月26号发行的游戏《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Dead Redemption 2)在短短八天之内,就卖出了1700万分,超越了前作8年的出货量,但它只登陆了PS4和Xbox One平台,很多PC平台的用户,对于它能否登上PC很抱兴趣。近日,《荒野大镖客:救赎2》开发商R星的母公司Take-Two在召开投资者会议期间,被再次问及了此事。

  Take-Two的总裁施特劳斯·泽尼克(Strauss Zelnick)回答说,他目前尚不能透露与PC版相关的任何信息。

  “在产品发售方面,R星会自己决定具体该做什么,在哪个平台发售,也将是他们讨论的内容。鉴于这种情[……]

Read more

深度访谈|谷歌CEO皮查伊:科技解决不了人类问题

桑达尔·皮查伊桑达尔·皮查伊

  导语: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日前接受《纽约时报》专访,谈论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谷歌近期的发展。谷歌如今面临的挑战可谓空前,而皮查伊在访谈中谈到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他说,硅谷的乐观情绪仍然存在,但受到审慎情绪的影响。现在人类太过于依赖科技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能对科技过度解读,把它当成了所有问题的根源。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对比谷歌20年的发展史,它如今面临的挑战可谓空前。员工对性骚扰问题满怀愤怒,高管也在密切关注海外业务。在发现数据泄露事件后,谷歌明年将关闭其社交网络。而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争论(包括建立军事级人工智能技术的争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