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控股并不意味着职位无忧:卡兰尼克就是例子

UberUber CEO卡兰尼克

  导语:彭博社今日撰文称。卡兰尼克本周辞去了Uber CEO一职,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原谷歌CEO拉里·佩奇、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都有被赶下台的经历。创始人控股并不意味着CEO职位可以无忧。

  以下是文章全文:

  Uber CEO本来不必辞职,但迫于投资者的压力,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卡兰尼克的辞职对Uber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硅谷的创始人和CEO对他们自己公司的控制权看得很重。他们经常与董事结成盟友,或者设立特别的投票表决权,以确保拥有最终发言权。

  但是,领导者的优势并不能保证当公司陷入困境时,他们能保住工作饭碗。今天要讲的[……]

Read more

Uber负面不断 竞争对手Lyft股价却在上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受到一系列负面消息的影响,Uber股价近几月在二级市场不断下跌。

  外界普遍认为,股价下跌是Uber铁腕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周二晚间辞职的原因之一。而多方知情人士也证实,Uber目前在二级市场的估值约为500亿美元——远低于之前68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由于二级市场投资者去年愿意以全价甚至溢价扫货Uber股票,所以这一状况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与此同时,作为Uber在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Lyft的股价却在上涨。知情人士表示,虽然二级市场通常会折价20%,但Lyft二级市场的折价率仅为13%至9%,主要源自买方[……]

Read more

华尔街日报:26家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初创公司

  来源:界面新闻

  近日,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份最值得关注科技初创公司榜单。这份榜单源自《华尔街日报》和“创业家论坛”( Founders Forum)会议对参与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共有26家公司入选,创立时间都不超过六年,估值在5000万美元至5亿美元之间,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

  据华尔街日报介绍,该榜单由科技行业专家和观察者提名,然后再根据创始人的经历、投资人的过往战绩、公司所获投资总额、员工人数的增长以及网络口碑五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和打分。数据部分由各家公司提供,部分来自道琼斯旗下的VentureSource和Factiva数据库。满分为100分,上述五个方面各占20分。

  以下是[……]

Read more

软银1亿美元投资网络安全初创企业

  □本报记者 杨博

  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网络安全初创企业Cybereason于21日宣布,获得来自日本软银集团的1亿美元投资。此次投资并非来源于软银集团成立的规模高达千亿美元的科技基金Vision Fund,而是来自软银集团旗下的电信企业日本软银股份有限公司。

  Cybereason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潜在的安全威胁。此前在2015年9月,刚成立三年的Cybereason就曾获得软银5000万美元的投资。

  Cybereason方面表示,此次软银投资的1亿美元将用于招募更多研发人员,扩充在美国波士顿、以色列特拉维夫、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的办公室,也将用于新品研发[……]

Read more

扎克伯格调整Facebook使命:帮助社区团体发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3日消息,Facebook 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公布了企业使命说明书(mission statement),他在说明书中强调,Facebook要支持业余爱好俱乐部、公民社会组织及其它社区团体。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主要是因为Facebook面临小对手的竞争,比如Nextdoor、Meetup,这些网站用共有利益将同一区域的街坊邻里和民众联系在一起。

  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说,公司的新使命就是:“赋予人创建社区的权力,让世界融为一体。”

  之前Facebook的使命是这样的:“赋予人分享的权力,让世界更开放更[……]

Read more

千余名Uber员工发联名信:要求前CEO卡兰尼克回归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消息,据美国新闻网站Axios报道,1000余名Uber现职员工已向该公司董事会发出一封联名信,要求刚被免职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重回“运营岗位”。另外,Uber的风险资本投资者之一凯鹏华盈(KPCB)也已发出了类似的信息。

  Uber职员自昨日以来一直都在为此请愿,最终促成了这封联名信,他们在信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发表了各自对于目前形势的评论。不过,严格来说他们并没有真的“签名”,而是利用其Uber身份凭证登入一个Google Doc文件来“签名”。到目前为止,签名总数在据估测的Uber员工总数(不包括司机)中[……]

Read more